RSS

過年回娘家

大年初三陪媽媽回新竹娘家。

自從爸爸過世後,媽媽就一直沒回過她的老家,這回媽媽回新竹和她的二哥、三哥、五姊、小妹相聚心裡很高興,八九十歲的一群老人相聚話舊的那種畫面很溫馨。
大舅舅家的阿財哥哥、廚師哥哥和葉妹、鳳英姐姐都很熱情招待,我們也去了隔壁厝的二舅舅家吃飯。過年嘛,大舅舅家、二舅舅家兩家都要輪流去吃才夠意思,自己養的土雞、自己種的蘿蔔、竹筍、大頭菜...,整桌的菜滿滿都是鄉下人的那種熱情。吃完中飯幾人相約再到雙溪探望行動不便的三舅舅,看小阿姨不捨的摟著她生病的哥哥,覺得親人血濃於水的感情並不會因為遙遠距離而淡去,雖許久不見但相依相擁、說起話時仍是熟悉的那個人。
在我印象中小時候回媽媽娘家可是一件大事,因為要回"內山"要走很遠很遠的路。
媽媽娘家在新竹玄奘大學附近。以前那兒可偏僻呢!當時大馬路都還沒有建設開通,坐車到香山後,一路就要用走的。小小的我走累了很會耍賴,一直問媽媽還要多久才會到?我媽老是用"快到了!快到了"來敷衍我,走完田埂還要走山路,路旁一堆墳墓,我還天真地問怎麼那麼多沙發?
我媽雖是客家人,但我們小孩都不會講客家話,回舅舅家總是鴨子聽雷,有一回舅舅要我們去"寫信",我還問我媽我們剛到明天就要回家了,幹嘛要寫信?原來客家話的“寫信”是洗澡,哈哈!
你說,我們聽不懂客家話,跟媽媽回娘家會不會無聊?其實一點也不會。山裡雖然沒甚麼熱鬧可玩,但家裡旁邊就是兩個大埤塘,可以釣魚、划木筏,已經收割的稻田可以控窯烤番薯,玩累了可以到廚房吃軟軟沾著花生的麻糬...
不過這回陪媽媽回娘家,才發現因為道路的開通以前覺得好遠的路途竟然一下子就到了。印象中的稻田不見了,屋旁的埤塘一個淤塞、一個池水乾涸得剩一半大小,物換星移全然已非,唯獨家人間的情誼依然濃厚。
大舅舅、舅媽都過逝了,但身為長子的阿財哥哥不但邀了自己的弟妹團聚,還邀了阿姨們回娘家,真的是很貼心。我一直很害怕交際應酬,算是很不懂人情事故的人,但這次陪媽回娘家卻沒有很憋扭,見到舅舅阿姨、哥哥姐姐、姪子姪女小時候的記憶都回來了,聊起天來還是很親切、很有感情。也許我該打破自己的心理障礙,不要抗拒帶媽媽回新竹去參加親戚姑姑們邀約的聚會。(我有點小逃避,每次媽媽說誰要請客、誰從美國回來...我都推說沒空,深怕要跟長輩吃飯講話會很累人)
另外初二晚上除了素婉一家無法出席外,我們三個姊妹都帶著孩子跟媽媽吃了一頓豐盛的客家餐。(小妹早上到台中梧棲"回娘家"後就把媽媽帶到台北跟大夥吃飯,隔天再由我護送媽媽回她的新竹娘家)
我們三家的小朋友都是媽媽一手照顧、拉拔長大的,小時候玩在一起其實是很熟的,但孩子陸續長大後分散各地,大家一年見不到幾次面,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子後慢慢感情就淡了。

其實要維繫之間的情感還是需要有人居中牽線媒合,所以新的一年我期許自己要扮演好大姊的角色,讓自己的兄妹及這些孩子更緊密的凝聚在一起。一定要的哦!不能偷懶怕麻煩。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