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書店裡的影像詩

剛在南崁1567小書店聽了一場演講,講者是最近拍攝四十家書店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的導演侯季然。
聽著溫文儒雅、有著詩人氣質的導演分享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心裡還蠻感動的。
影像是非常挑剔的一種創造媒材,但導演很厲害,在每家書店三分鐘的紀錄片中精準地抓住那家書店的特色和書店老闆的氣質,四十家書店呈現的風格各異,但都很能牽動觀賞者的情緒。我覺得那是因為導演有一種深厚的人文底蘊才能在短短的三分鐘影像中表現出每家書店對書店工作的熱情與使命感。
在正式開拍前他曾拿著地圖全省走透透去拜訪書店主人和看看那家書店的樣子,這讓我還挺羨慕的,我希望自己有機會也能行腳全省各地的特色書店。

其實這幾年獨立書店逐漸散發出光采,變成很多地方的"觀光"景點。除了看過許多雜誌特別採訪、介紹許多特色書店外,之前在國際書展曾買了一本"聽見書店的聲音--給下一輪想開書店者的備忘錄",書中分享了書店主人的"心聲",其實看起來浪漫的背後有時還蠻辛酸的。不過最近有一本"書店怪問"(高寶國際出版),倒是很幽默,講的是書店裡光怪陸離的顧客百態,雖然有點好笑,但也點出很多書店經營的困境。
我也買了最近剛出版的"我的書店時光"(水瓶子著,文經社出版),打算按圖索驥,像侯季然導演一樣,去到每個縣市時能到這些特色書店去感受一下那種閱讀的美好氛圍。
像昨天我到台北和弟弟吃飯,因為約在公館,所以我下午便先去逛了永樂座和剛搬家的茉莉二手書店。
永樂座空間感覺很舒服,雖然音樂流竄著,但給人很靜謐的感覺,一推開門看了幾座書架心便沉靜了下來。
茉莉空間更大了,有誠品、金石堂的味道。雖然是二手書店但茉莉很大氣,除了有休憩雅座(投幣式咖啡30 元,捐給偏鄉)還有一區是要脫鞋的木地板,離開時從外面看到落地窗透出的暈黃燈光和或坐或趴的閱讀身影,還蠻有圖書館的感覺。
通常為了支持這些很有特色的獨立書店,希望他們能永續經營,即便書沒有折扣我還是會購買,但茉莉二手書店已經有一定的規模,會員還有85折的優惠,真的還蠻吸引人的,所以我還不辭辛勞的搭捷運、轉公路局,背回一本厚厚的攝影集和二本雜誌呢。

0 意見:

張貼留言